静电喷塑,也被称为静电粉末喷涂,是一种相对环保的涂装工艺。以下是对其环保特性的详细解密:
一、工艺原理
静电喷塑的工艺原理是利用静电发生器使塑料粉末带电,在电场力的作用下,将涂料喷涂到工件的表面,粉末会被均匀地吸附在工件表面,形成粉状的涂层。随后,粉状涂层经过高温烘烤后流平固化,塑料颗粒会融化成一层致密的效果各异的终保护涂层,牢牢附着在工件表面。
二、环保特性
-
减少污染:
- 静电喷塑利用电场将喷出的颗粒在喷涂物体表面上吸附并固化,使漆雾变少,减少了对室内外环境的污染。
- 由于粉末涂料不使用有机溶剂、水等挥发性溶剂,大大减少了起因于溶剂的污染公害,包括因含有机溶剂而引起操作人员的中毒事件,也不会因有机溶剂而引发火灾。
-
节省材料:
- 静电喷塑所需涂料量较少,可以节约喷涂材料。喷料100%是固体粉末,游离的粉末可以回收利用,涂料回收利用率可达98%。
-
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:
- 静电喷塑的颗粒能够更加地喷到物体表面上,减少了漆雾浪费和挥发物溢散的可能性,从而减少了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排放。
-
节约能源:
- 静电喷塑不需要额外的喷涂压力,因此与传统喷涂工艺相比,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。
- 粉末喷涂的烘烤时间也较液体涂装时间短,因此可大大降低燃料能源的消耗。
三、应用领域
静电喷塑主要应用于金属表面涂装,但随着粉末涂料和喷涂设备的发展,其也逐渐应用于非金属表面。该技术与普通喷漆表面处理相比,具有工艺、色泽艳丽、安全可靠、节能等优点,因此常常被应用于轻工、家用装修等领域。
四、工艺步骤
静电喷塑的主要工艺步骤包括:
- 前处理:除掉工件表面的油污、灰尘、锈迹,并在工件表面生成一层抗腐蚀且能够增加喷涂涂层附着力的“磷化层”或“铬化层”。主要工艺步骤有除油、除锈、磷化(铬化)、钝化。
- 喷涂:将粉末涂料均匀地喷涂到工件的表面上。特殊工件(包含容易产生静电屏蔽的位置)应该采用高性能的静电喷塑机来完成喷涂。工艺步骤是利用静电吸附原理,在工件的表面均匀地喷上一层粉末涂料。落下的粉末通过回收系统回收,过筛后可以再用。
- 固化:将工件表面的粉末涂料加热到规定的温度并保温相应的时间,使之熔化、流平、固化,从而得到想要的工件表面效果。工艺步骤是将喷涂好的工件推入固化炉,加热到预定的温度(一般185度),并保温相应的时间(15分钟);开炉取出冷却即得到成品。一般工件不同,加温温度与保温时间也不同。
综上所述,静电喷塑作为一种环保的涂装工艺,在减少污染、节省材料、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。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,静电喷塑工艺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。